什麼是 ADHD?
過動症的全名為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』(Attention-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;簡稱ADHD),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行為異常。不過由於這個症狀至今仍然存在著許多有待探索的領域,所以未來它的名稱很可能會有變動(醫學界已多次修改過它的名稱)。
過動症在一些先進國家被有系統研究大約是近三十年來的事,目前各國統計的盛行率差異很大,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約為2﹪到11﹪(近年來國內有專業醫師及特教專家曾深入校園,針對北市某些國小學童進行篩檢,所得數字大概是8%~11%),男性比女性常見,男比女約為2:1至4:1。
醫學界目前對過動症的成因的尚無定論,所發表的之各種可能包括:遺傳傾向、產程缺氧、胎內感染、黃疸過高、頭部損傷等等。不過在生物精神醫學的發展下,已有某些證據顯示它是由於大腦細微功能欠佳,以致在神經傳導物質的數量與運作上有所缺陷,特別是在大腦前額部份。又因這種病變發生在生化生理的分子層面,所以腦波或電腦斷層檢查是無法檢測出來的,醫師只能經由病史、臨床表徵及行為表現來診斷治療。
如果孩子是過動兒, 您該怎麼辦?
「天才」以外,大概沒有人希望生出評價為「負」的「特殊」孩童;同理,也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自願帶著某種「異於常人」的患疾而來。「過動」是一種看不見的病,孩子外表健全、智能不差,通常在嬰幼期只覺得自己的小孩似乎比別人難帶,卻又無法清楚地指出問題所在。因此大部分的過動兒都是隨著入學後麻煩不斷增加、擴大,才慢慢被發現的。我的孩子雖在三下期末便開始就醫,但醫生卻到五年級寒假才診斷出他是過動兒,其間約有一年半的時間均被當成「情緒問題」在治療。由此可見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專業醫師,亦可能在過動症及其合併症狀(如:情緒障礙、學習障礙等)之模糊地帶產生錯判,甚至延誤治療時機。
不過,近年來台灣教師對過動兒的認識已較從前進步許多,透過親師間正確而具體的描述,醫師在診斷時出現誤判的情形應可大幅改善。「他是過動兒!」當醫師選擇用資料替代直接告知的那一剎那,我很冷靜地面對一切,包括茫茫不可知的未來。畢竟兒子難帶的事實已存在好多年了,並非從那一刻才開始。只是孩子的反應與我不同,他忿忿地將那份印有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的資料扔在一旁,不發一語。因為在他的認知中,「過動兒」即是「壞孩子」,醫師的答案對他而言,無疑是一只「黑色」的標籤。如果,您的孩子也被醫師診斷為過動兒,您會怎麼辦?當他獲悉後,略帶激動的問您:「為什麼我是過動兒?我不想當過動兒!」您又該怎麼辦?說實話,雖然力使自己的心海平靜無波,不過這個消息卻也讓肩頭的擔子頓時沉重了不少。曾以為孩子的狀況僅是成長過程中某種「特殊」的過渡,根本稱不上「病」,豈料謎底會是如此。在孩子天真的思維中,一直認為媽媽帶他就醫的原因,只是為了解決學校適應的問題,而不是他「生病了」。
可是,所有的「以為」都在醫師的告知下畫上了句點,他的問題真真確確就是個「病」字。「開學後我必須把這份資料拿給老師,好讓她了解你的真實狀況。」回家後我一邊翻閱,一邊告訴孩子。「妳要讓老師知道我是過動兒?」他睜大眼睛問。「當然要讓她知道,不然她怎麼帶你?」我說。「那她會不會告訴班上同學?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是過動兒!」他的表情既緊張又擔憂。「………」我看了他一下:「過動症又不是傳染病,有什麼好怕別人知道的?」「妳不是過動兒當然不怕。如果同學知道我是過動兒一定不願意跟我在一起!」他說。「為什麼?」我問。「因為大家會認為我是問題兒童、是個壞孩子!」自從有「過動兒」這個名詞以來,無論是報章上看到的,或是電視新聞中所播放的,幾乎全是負面的事件,也難怪大家老將「過動兒」與「壞孩子」畫上等號。然而,「過動兒」就一定「壞孩子」嗎?揚名國際的大導演──史蒂芬史匹柏即是個過動兒,他的成就可一點都不「壞」吧?所以只要教養方法得當,再難帶的孩子都能帶出一片天。像我兒子小米這種「不可告人」的自卑心態,實在是要不得。偏偏「過動兒= 壞孩子」的謬誤觀念不僅深深影響到孩子,就連站在教育最前線的老師看到「過動兒」三字時,同樣有著該不該為孩子保密的困擾。最後,老師選擇了「不說」,或許幾番思索後,她還是放心不下其他家長「關切的眼神」吧!我從不怕別人知道我的孩子是過動兒,更不避諱去談他的「好」與「壞」,因為「事實」就是「事實」,「問題」就是「問題」,它不會因刻意的封鎖或包裝而有所改變。唯一能改變它的方法只有──面對它、接受它、治療他,還有好好的教養他。曾在某份醫學報告上看到──「通常過動兒到了青少年時期(12-20歲之間)好動狀況會逐漸改善,約三分之一的過動兒在長大成人後,可以如正常人一般。另有三分之一的個案好動情形雖然消失,卻依然存在注意力無法集中及衝動的現象。至於其餘的三分之一,則因無法適應學校及家庭,而淪為不良少年並出現反社會行為,甚至有情緒障礙或藥物濫用等問題。」雖不曉得孩子長大後會是哪三分之一,但我深知站在一個教養者的立場,至少必須做到──「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最後的三分之一」。
生到一個難帶的孩子絕非為人父母者的錯;不幸被生為過動兒亦非孩子本身的錯。可是明知自己的孩子是過動兒卻未能善盡輔導、管教之責,任由他在沒有方向感的成長世界中迷失、沉淪,繼而走向最糟糕的三分之一,那麼身為「家長」的人可就無權埋怨天地、責怪環境、感嘆教育了。因此,當確定孩子是過動兒後,除了應該思考如何用更健康、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孩子「與眾不同」的事實,以及如何規劃所需的醫療、教育、輔導、家庭管教等問題外,尚應努力充實自己、教育自己,好讓孩子在注定坎坷、多難的成長路上,還能憑藉您的力量和協扶,得以走得較為平順、較不孤獨。
及早發現, 及早治療可以減輕許多麻煩和痛苦,以下即是美國精神科醫學會DSM-IV的「過動症」臨床診斷標準:
注意力缺失/過動疾患 Attention—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
甲、(1) 或 (2) 有一成立:
(1) 下列9項注意力不集中(Inattention)症狀中,出現大於或等於6項,且症狀持續出現至少6個月,致足以達到適應不良且造成與其應有的發展程度不相符合,才稱為注意力不集中。
《注意力不集中》
A. 無法注意到小細節或因粗心大意使學校功課、工作或其他活動發生錯誤。
B. 在工作或遊戲活動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。
C. 別人說話時似乎沒在聽。
D. 無法完成老師、家長或他人交辦的事務,包括學校課業、家事零工、或工作場所的職責(並非由於對抗行為或不了解指示)。
E. 缺乏組織能力。
F. 常逃避、不喜歡或拒絕參與需持續使用腦力的工作;如:學校工作或家庭作業。
G. 容易遺失或忘了工作或遊戲所須的東西;如:玩具、鉛筆、書等。
H. 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。
I. 容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,需大人時常提醒。
(2) 下列9項過動及衝動(Hyperactivity-Impulsivity)症狀中,出現大於或等於6項,且症狀持續出現至少6個月,致足以達到適應不良且造成與其應有的發展程度不相符合,才稱為過動及衝動。
《過動及衝動》_ 過動
A. 在坐位上無法安靜地坐著,身體動來動去。
B. 在課堂中或其它須乖乖坐好的場合,時常離席、坐不住。
C. 在教室或活動場合中不適當地跑、跳及爬高等(在青少年或成人可僅限於主觀感覺到不能安靜)。
D. 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。
E. 經常處於活躍狀態,或常像「馬達推動」般四處活動。
F. 經常說話過多。
《過動及衝動》_ 衝動
G. 問題尚未問完前,便搶先答題。
H. 不能輪流等待(在需輪流的地方,無法耐心地等待)。
I. 常中斷或干擾其他人(如:貿然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)。
乙、某些過動-衝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,會在7歲前就出現。
丙、某些症狀在大於或等於2種情境下出現;如:學校、工作或家裡。
丁、上列症狀必需有明顯證據造成社交、學習或就業的障礙。
戊、需排除有廣泛性發展障礙、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異常及情緒障礙(如:情緒異常,焦慮,分離情緒異常)。
過動兒的治療方式
雖然國內對過動症的探討起步較國外晚了許多,不過近年來隨著過動兒問題逐漸受到重視,不少專家、學者已開始投入這方面的研究。目前各大醫療院所的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均可提供相關的諮詢、診斷和治療。過動兒的治療是一場亟需時間和耐力的馬拉松,除了定期就醫、按時服藥外,還需家庭、學校和其它方法同時搭配,否則很難收到效果。